
隨著演算法的更新,SEO也需要逐年變動,許多人對搜索引擎優化的既定印象都在于「內容爲王,外鏈爲皇」,這個說法本身其實沒有錯,而且也具有相當的成效,但在2017年之後,行動搜索市場的大幅成長和新的演算規則將會讓優化方向更趨垂直和團隊化。
過去爲了投演算規則所好,常有業者會在網頁中硬塞關鍵字或是使用不正當的手法(黑帽)來提升排名,而在RankBrain這個新的演算法誕生後,可說是正式宣告這些投機手法的告終,Google借著不斷進化的人工智慧提醒大家,與其花費精力跟演算法鬥智,不如多思考如何創作高品質內容比較實在。
而除了優質內容以外,2017年SEO又多了哪些重大變革呢?請看以下的6大趨勢解析:
一、用戶分享的價值
現在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不只是網站,還包含了社群資料,如FB、YOUTUBE等都被列入其中,未來也會陸續加入其它社群媒體,可以想見搜索引擎將愈來愈重視用戶的體驗和評價,因此鼓勵企業在經營社群平台的同時,也要讓官網跟社群間可以互動,讓內容可以有更多的管道去散播,那麽該如何建立互動呢?以下提供4個小技巧:
(1) 在官网加入社群媒体
官方網站一次性整合目前所擁有的社群平台,讓用戶可以自由選擇習慣的工具去追蹤公司最新消息。
(2) 用社群、电子报等方式留住客户
透過成爲粉絲、Line@或是電子報定期推播新動態或是跟公司有關的産業新知,提醒客戶品牌的存在,同時也隱性證明品牌有持續地精進專業,讓客戶與品牌一同成長。
(3) 有价内容创造病毒式传播
結合時事發布可能會讓網友們感興趣的主題,讓他們自發性傳播品牌訊息。
(4) 用户的影响力
觀察與品牌領域相關的人氣網友,並尋找合作機會,借勢宣傳。
二、行動搜索的優化
您知道用桌机搜索跟用行动端搜索的结果将会不一样吗? Google SEO负责人在今年10月曾公开发表,Google将推出独立的行动搜索索引和新的演算法,与电脑版分开运行,可以说愈早投入Mobile SEO,愈能在行动市场上占得先机。
以下介紹幾種行動優化的技巧︰
(1) 响应式网页設計
根據不同行動尺寸采取對應的回應樣式。
(2) 动态服務品牌讯息。
爲不同裝置提供不同版本的HTML。
(3)獨立網址品牌訊息。
每台裝置提供不同的程式碼,利用HTTP重新導向,引導使用者至適當網頁。
(4) Google流量分析工具区隔出行动端流品牌讯息。
桌機、移動端設置區隔化追蹤,觀察訪客在不同的浏覽工具會做出哪些不同行爲,如網頁停留時間、到或回訪次數。
(5) 透过APP的索引品牌讯息。
品牌若有計畫建置APP來幫助移動端銷售商品的話,可透過APP的索引帶來更大的搜索優勢。
(6) 移动响应AMP品牌讯息。
AMP(Accelerated Mobile Pages)是2015年Google为了加快行动端网页速度所提出的新技术,可以让行动装置瞬间加载带有影音、动画等多体内容的网页,这项技术也可以说是目前行动优化最为关键的地方,有兴趣的人请参考文章下方的延伸阅读。
三、擴展關鍵詞和文案優化
研究更多的關鍵詞和辭彙搭配,提高內容被搜索的機會;另一方面,在提供用戶有價內容的前提下適當地放置關鍵詞于文案中,讓用戶讀來是舒適且流暢的。
另一方面,最近在使用Google搜索时,你有发现到什么不同吗?若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有些网页会多出Knowledge Graph(知识图谱)、Rich Snippets(复合式摘要)等内容,如下方Google介绍影片:
雖然只是多了一些敘述和星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能提高網站點擊率,只要在網頁中加入Schema.org等結構化語言,就能進一步幫助搜索引擎和用戶了解你的網站。
四、客制化本地搜索內容
如果目標客群鎖定于店面周圍的住家,可設置周遭社區相關的關鍵字,建立地段優勢精准銷售。
五、SERP內容的創新度
企业之所以做SEO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网站排名,而是透过官网的导流来提高商品的转换率。因此,可以在重要页面加入一些趣味元素,如産品购买页添加交互式视频,营造话题。
六、語音搜索
随着智慧助理的出现,声控应用已日益普及, 再加上人工智慧和传感器等应用,2017年对话式商务会渐趋成熟,客户有可能透过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等方式与企业互动。
针对语音的优化方向,需要考虑用户口语化后的关键词有哪些变化、可能出现哪些常见用词,举例来说,过去我們在输入时可能习惯用下载、购买等文字,但在对话式情境之下就会改成传讯、联系、加入等。
若要提高語音搜索的機率,建議可多規劃長尾關鍵字或是在網站上放置常見問答等情境式說明,同時也可以透過社群、直播互動等方式來觀察粉絲們的使用習慣。
結論
盡管SEO技術逐年變換,但有一項絕對不會改變的宗旨,那就是給予用戶更佳的搜索體驗,它需要討好的不是搜索引擎,而應該是你的目標客群。
它需要的不是短期且大量地發布外鏈,而是對人性的剖析和長期的經營維護,不僅要了解您的客戶想知道哪些訊息,更要挖掘出客戶未能察覺的潛在需求。